第66章

    ??勾践:种啊,你听寡人解释……

    ??文种尴尬而又不失礼貌地向勾践微笑,然而心里早就已经在盘算着不如趁早离开。

    ??还是范蠡厉害啊。

    ??文种:蜚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

    ??——我记住了!!!

    ??勾践这小兔崽子,居然因为我过于牛掰,所以要我去见他九泉之下的爹!

    ??文种:话说范蠡你要去经商是吗?

    ??带带我啊!!!

    ??在视频的尾声里,up主还顺带讲了一些关于经商始祖范蠡的事情——

    ??【范蠡侍奉越王勾践,苦身戮力,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,终于消灭了吴国。勾践称霸之后,号令中原各国、尊崇周室,范蠡则做了上将军。】

    ??【回国以后,范蠡认为盛名之下难以久居,再加上越王勾践的为人,可以与之共患难、难以与之处安乐,于是写信向越王勾践辞别。】

    ??天幕上,依然现出书信的内容:

    ??“臣闻主忧臣劳,主辱臣死。”

    ??“昔者君王辱于会稽,所以不死,为此事也。”

    ??“今既以雪耻,臣请从会稽之诛。”

    ??动画里的范蠡:过去君王您在会稽受辱,我之所以那时候不死,是为了报仇雪恨。

    ??——如今已经雪耻,臣请求您,赐给我当日让君王在会稽受辱的死罪吧!!

    ??勾践看了信直摇头。

    ??勾践:孤把越国分给你!否则就加罪于你!

    ??范蠡也摇头:“君行令,臣行意。”

    ??你行你的命令,臣行臣的意愿!

    ??【范蠡装走了他的轻宝珠玉,径自与他的随从一起从海上乘舟离去,始终不再返回越国。】

    ??吴王夫差:范蠡你到底图啥??

    ??范蠡:…………

    ??其他人也感到非常好奇。

    ??范蠡,勾践是救了你全家吗?

    ??【范蠡乘舟浮海而行,来到了齐国,他更名改姓自称鸱夷子皮,耕于海畔。】

    ??【范蠡在齐国住了没多久,积累了数十万的财产。齐国人听说范蠡的贤能,让他做了国相。】

    ??动画之中,范蠡兀自喟然长叹——

    ??“居家则积累了千金之多的财产,居官则达到了卿相之高的地位。这是布衣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程度了。”

    ??【范蠡认为,长久地受到尊贵的名号,是不详的。于是归还了齐国的相印。】

    ??【他散尽了家财,分给了知音、好友、同乡、邻里,身怀重宝、秘密离开,来到了陶地。】

    ??【范蠡觉得陶地是天下的中心,经商交易的道路畅通,在这里经营为生,可以发家致富。】

    ??【于是,范蠡自称为陶朱公。】

    ??【没过多久,范蠡的家产又积累到了巨万,由是天下人皆称道陶朱公。】

    ??范蠡:“!!!!”

    ??原来我经商这么有天赋的吗?!

    ??【至此,卧薪尝胆的故事讲完,春秋战国的故事也将暂时告一段落。】

    ??【接下来,是大家投票选出的《大秦系列:秦始皇焚书“坑儒”》——】

    ??【请多支持!!!】

    ??作者有话说:

    ??本章主要参考《史记》

    ??感谢营养液:小天使 1瓶

    ??第24章 秦始皇焚书坑儒1

    ??这一日, 当天幕出现《大秦系列:秦始皇焚书“坑儒”》数个流光溢彩的篆体大字之时——

    ??无数人仰首,向穹宇望去。

    ??他们是位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先人,是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、是诸侯国的君主、是各国的名臣将相……

    ??【“焚书坑儒”一词, 历来为人们所知。】

    ??天穹之上传来几声熟悉的音色,而如今这些时空的人们已经见怪不怪, 习惯了碧空之中、时不时地便会显露出这样如同神迹一般的玄诡异象。

    ??孔子的身边,围着一群弟子。

    ??在天幕述说完《越王勾践:卧薪尝胆》之后, 他们就在迫切地,等候着下一段视频的到来。

    ??因为之前的视频已经向他们预示过——

    ??这一次的主题, 将会是秦始皇“焚书坑儒”。

    ??焚书?焚的是什么书?

    ??坑儒?为何要坑儒?

    ??在此之前, 孔子曾经数次在弹幕里呼唤秦始皇嬴政,希望他能出来给出一个解释。

    ??毕竟等待天幕出现, 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。

    ??谁也不知道, 那种宛若神造的天幕异象会在几时降临, 他们儒家都已经等不及了!

    ??倘若,结局注定是“焚书坑儒”,思想无法传承下去, 那这么多年的周游列国、修订六经——

    ??又有什么意义呢?

    ??然而秦始皇本人, 终究还是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。这让他们十分焦灼。

    ??颜回:“夫子的学说, 越是抬头仰望, 越是觉得其崇高。越是去钻研, 越是觉得其坚固。”

    ??——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

    ??这样的学问, 又如何能丢失后世的传承呢!

    ??子贡:“夫子之文章,可得闻也。夫子言天道与性命, 弗可得闻也已。”

    ??如今的情况, 尚且如此。

    ??倘或将来一炬而焚之, 这些文章也不可得了。又当如何理解“天道”与“性命”呢……?

    ??孔子与众弟子,身边的气压颇低。

    ??他们环绕着坐在一起,一丝不苟地望向天幕之上的画面,聆听着那仿佛来自天外的声音。